203期|陈军:与绿植零距离,感受智慧与乐趣

来源:星辰在线 | 作者:李林 张奇涛 李天宁 | 时间:2019-07-26

(视频。星辰全媒体记者 张奇涛 李林 摄制)

(爱植物、爱野趣的陈军。)

  星辰在线7月26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林 张奇涛 实习生 李天宁)疲于奔波的日子里,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与一株植物共处?在长沙,陈军已经沉浸在植物的世界里,足足20余年。从花道、造园,到更贴近人生活的室内绿植设计,他潜心研究,尝试无数种方法,创造有利于植物在室内生存的环境,并不断向大自然学习,感受生命的成长,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所蕴藏的无穷哲思与魅力。

  他乐在其中,并试图将与自然零距离相处的乐趣,传递与播撒在城市的诸多角落里。

  “如花在野”

  穿过红星花卉市场附近的小路,上山,经过几个岔路口,几幢低矮的民房伫立于山脚下,三三两两的居民正喝茶聊天,仿若与世无争,只有一条趴在地上的黄狗,见到来人遽然起身,不停地吠叫。

  时间是上午十点,盛夏的蝉鸣声躁动而冗长,屋前墙角,不同品种的花草肆意生长,又错落有致。高大茂盛的柿子树上,时有尚未成熟的青柿坠地下来,不远处的池塘里,许是无人打理,显得杂草丛生,反而野趣十足。

(入门处散落着石块,青草肆意生长。)

  不一会儿,陈军推门而出,年近知天命的他,剃光了头发,蓄着一小撮山羊胡,神色悠然沉稳,时代浮躁的特性似乎在他身上找不到影子。如果说山脚下的空气已经足够清爽,那么进入房间,迎面袭来的空气会让你误以为进入了某个小森林,或者说天然氧吧。

  入门处是散落的青石块,茂盛的翠云草长满了每一寸缝隙,铺满吸水石的墙面上,生长着凤尾蕨、翠云草、佛甲草、虎耳草、天胡荽等各类植物,但显然它们是经过陈军精心设计的。枝叶修长的天胡荽、凤尾蕨从高墙垂落而下,低处则更多是绵密的苔藓类植物,有层次又不失天然。

(在长满绿植的空间里,空气颇为清新,仿佛置身于一座小森林。)

  在采光的另一面玻璃墙下,一湾清水夹带“两岸”葳蕤的绿植,几尾金鱼游弋其间,时隐时现。更惊奇的是,连头顶都可以看到散落的水草和四处游弋的金鱼——天花板用玻璃制成,并做成了小水塘。

  这里是陈军的工作室,或者说,“实验室”。他常年在此探寻人与自然零距离相处的方式,这里的一草一木,是他花了两年多时间栽培而成。“你看到的是植物,但其实我打造的是生态系统。”陈军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比如植物生长需要光,所以天花板做成了玻璃顶,但为了隔热,玻璃顶上盛了水,再养几尾鱼、捞点水葫芦丢在里面,再比如一株绿植从来不是单独生长,而是按照其特性,与众多绿植共生,营造出一方小天地,恰似那绿植间唯一悬挂的书法作品——“如花在野”,宣示着自在生长、野然成趣的理念。

(工作室的墙面上,植物参差多态。)

  第11种方法

  陈军是宁乡人,从小对植物有一份亲切感。20多年前,他在宁乡开了家花店,开始琢磨怎么把花插得漂亮。彼时长沙的花店尚未普及,花道艺术更未进入大众视野,陈军只能自己探索其中奥妙,比如同一种植物不同季节怎么插,叶子的左右两边如何摆放呈现,“通过设计把植物本身最细微的美表现出来”。

  慢慢地,陈军对花道有了一定的造诣,便开始转向造园,通过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构造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和居住的环境。那时,他经常有空便往大山深处跑,想看看没有被人为破坏的原始森林是怎么样的。

  “树底下、石头边,总有各种蕨类或者其他自生植物,即便没有充足的阳光,也长得很茂盛。”陈军琢磨着,那是不是可以把植物种到室内来呢?很快,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研究某些植物在室内生长所需的环境。

(枯死的树干,被陈军用来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

  研究当然伴随着挫败。有时候一种植物,他会尝试10种不同方法来栽种,全军覆没的情况常常发生,旁人便会说这类植物不宜栽种,“但我觉得还可以再试一次,我认为它可以,我就找到第11种方法,可能就成了”。

  这样的研究极其耗费精力,毕竟,一株植物的成活需要众多因素同时具备,而枯萎只需要一项条件没达到。研究的时长,也往往从春至冬,经过一个四季轮回,方能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不仅如此,陈军也向大自然学设计。“大自然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从大树、灌木、小草、苔藓等,不同形态的植物会错落生长,互不影响又互相融合,非常巧妙。”陈军试着将不同的植物,从生长环境、自然美学等综合因素出发,进行有机设计和搭配。

  比如一棵孤零零的灌木,不能成为一个自然,也没有太多美感,但通过在灌木下培育小草,参差不齐的丰富度便有了更多可观赏性。也比如一丛野草,通过不同种类的搭配,或者栽培在一湾清水旁,养几条鱼儿,整个生态便趣味十足起来,且鱼儿和野草都有了更旺盛的生长。

(修剪工作必不可少,即便再忙,陈军也会抽空来到这个长满绿植的工作室。)

  这些年,越是乡野之处,陈军越是爱往那去,不论是长沙周边的沩山、大围山,还是湖南张家界、福建武夷山、云南的原始森林等等,都有陈军的足迹,他喜欢探寻与观察大自然的万千姿态、感受与学习大自然的巧妙构造。当然,陈军也很清楚自己与大自然的边界,对于绿植的研究与利用,他并不热衷孤品,而是更青睐房前屋脚的普通蕨藓,或者可大批量培育的绿植。

  都市野趣

  多年的积累,陈军的“实验室”里,丰富多姿的绿植生机盎然,而在他宁乡的家里,6000多株野草也构筑成了“野草之家”,一家人的休闲,不是各自玩手机,而是在野草围绕的空间里,喝茶聊天。

  不论是“实验室”,还是“野草之家”,陈军始终埋头于培植与设计,不迎合外界的眼光,植物是否能够自在生长,个人是否能够在绿植的空间里惬意悠然,是最重要的考量点。“不要去追逐时髦,而要去创造时髦。”陈军说,绿植室内设计是一个全新的、尚待开发的行业,既没有太多可参考的案例,也无需人云亦云,大自然本身的巧妙已足够琢磨与学习。

  而在植物的世界里,陈军从来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少开销多研究,反正跟植物做伙伴,每天都会很快乐,不觉得缺什么”。他记得十年前,刚刚研究绿植室内设计那会,每次出门坐公交,都要计算好回来的车费,距离近的地方便选择步行。“也没觉得惨,信念会支撑你往前走。”陈军抿一口茶,不经意说道。

(几尾金鱼,在“小水塘”里自在游弋。)

(陈军说,与植物相处,轻松又充满趣味。)

  当然他从不忌讳商业,并相信优秀的设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普遍,陈军也有了商业合作的机会。在河西王府井,室内绿植的装饰便是陈军所设计,试图以自然的柔软多态消解商场的冰冷与单调。在宁乡,一家栽满绿植的餐厅也成为独特的存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目前陈军正计划将绿植餐厅延伸到长沙市区。

  “城市为什么要建花园?古时候只有皇家贵族的私宅里才有花园,但社会学家研究后发现,植物能启发人的智力,花园是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要素。”陈军说,在日益被钢筋水泥挤压的空间里,人们更离不开植物以及植物所营造的生态系统,于他来说,看着自己栽培的绿植慢慢地生长,经四季轮回而生命力犹在,便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也让他在纷纭尘世中,多了份沉稳与耐力,不汲汲于眼前的功利,而是追寻心中的理念。

  他也在绿植的世界里,体味人间的哲思。“青苔是很柔软的植物,但往往生长在最硬的石头上,它们慢慢地将石头腐蚀,再有植物的种子掉到青苔上,便长出了草木,自然便渐渐地出现。”陈军说,这很有意思,大自然的沉淀演变出千姿百态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了,与自然有了距离,便失去了看似微小却弥足珍贵的乐趣。

(陈军<左>与星辰全媒体记者合影。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张奇涛 摄)

     自在星辰原创报道 第二百零三期

     总策划:何旭

     执行策划:郑文新、王重浪、林之乐、邓皓

     监制:何乐、黄超

     文/李林  图/张奇涛 编/陈宇 校/罗罗君

(点击进入自在星辰主页,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   

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版权声明:
1、所有来源标注为“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相关内容用于非盈利、非广告等非商业目的时,应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权利。引用、转载时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等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改正;
3、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商业使用,除来源为本站的内容需获本站授权外,其他资源请自行联系版权所有人;
4、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下载及使用过程中自行确认,本站亦不承担上述资源对您或您的网站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5、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在非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星辰在线对其自行开发、采编的所有新闻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6、您在使用或传播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或由此造成任何损失,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利用本网站的内容以及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与本站无关;
7、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8、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本声明的修改及更新权均星辰在线所有;
9、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分享,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一份有价值的正能量能够在互联网中自由传播,能够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星辰在线联系电话:0731-82205981;
传真:0731-89800957;
总编室24小时值班热线:189074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