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王重浪:浅阅读时代的深度写作

来源:星辰在线 | 作者:王重浪 | 时间:2019-07-10

(2018年,王重浪在自在星辰年终活动上发言。)

  星辰在线7月10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重浪)现代人越来越焦虑。

  碎片化的阅读,快餐式的文章,口水一溅,一篇文章“活着”的时候,短的几秒钟,长的三五分钟,如此而已。

  然后,是愈加严重的焦虑。尽管信息如同海水一样一波一波不断涌来,源源不断,但是每个人内心的对优质、有料且详实内容的饥渴却越来越严重。这是浅阅读时代的通病。

  一个媒体人20年的尝试

  20年前,互联网风起云涌,摧枯拉朽。我以一种毅然而决然的心态,不管不顾的姿态,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时代大变革中。我抛弃了国家公务员的铁饭碗,加入到尚不知明天发工资的钱在哪里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大潮中。同时代的马云正在北京街头推销他的黄页,马化腾正在深圳鼓捣他的QQ,丁磊焦头烂额想要卖掉他的网易。只有搜狐的张朝阳是幸运的,虽然不盈利,但是他不担心。

  感谢时代,给了我各种验证新媒体的机会。我创办了众多的互联网栏目,经历了从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到商业网站,从纯内容型网站到技术类型的网站、电子商务型网站等各种职业角色的转变。

  兜兜转转,2008年我又回到以新闻立网的传统新闻网站星辰在线(www.changsha.cn)。而互联网大潮迭起,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在这几个“朝代”当中,内容型互联网语言主流表达,也经历了消息、快讯、短信、手机报、组图、问答、知识服务、网络文学、专题报道、系列报道、H5、音频、视频、交互式页面、网络漫画等各种变化。我曾经在这各种表达方式组成的海洋当中,忙得不亦乐乎。

  曾经,我带着数码摄像头、轻便型的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各种新鲜的数码装备,出现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新闻现场:2002年,全国两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网络记者,我出现在会场上,结果变成了全球记者围观采访的对象;在随后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我用数码相机记录了总理铿锵有力承诺;港交会上,我用即时传输的发稿方式,刷新了时代报道速度,让电话线和传真成为了历史;巨浪涛涛的东海跨海大桥的报道现场,我坐着小渔船一路追随,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在大雪纷飞的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目睹了振兴东北的历史性政策出炉的时刻;911期间,我还连线美国留学生,让911事件报道,成为国内除新华网、中新社之外最为权威的网络渠道,时任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新闻总监魏来和我在线上一起彻夜奋战,一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

  在互联网新闻世界里,我纵横驰骋,以键盘为武器,以鼠标为工具,以屏幕为载体,让思想肆意流浪。

  时至今日,互联网各种工具已经被我试验遍。除了最初的兴奋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我不停地问自己。我的朋友也不停地问我。最新的、最流行的、最时尚的是什么?

  抢时间,抢时间,抢时间。当所有的表达工具大家都掌握了之后,抢时间就成了唯一的武器。有时候,比别人早刊发一秒钟,也成了津津乐道的成绩。读者在乎吗?我们需要在乎吗?

  巨大的焦虑和严重的落差交替出现在我面前。我相信,别的媒体人也感觉到了。

  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

  至少何旭感觉到了。

  星辰在线总编辑何旭,虽然曾多年在传统媒体报社打转转,但是对于互联网,却玩得很嗨。他是中国第一批网民,曾担任网易论坛、163论坛的版主;2006年,他在长沙晚报发起成立了一个栏目《你说话吧》,采用网友说话发表观点,然后再论坛、电台、电视互动的方式讨论,最后将整理的精华刊登在报纸上。

  《你说话吧》掀起了一种现象级媒体传播方式。耳目一新的方式,很快让这个栏目获得各方重视,并且获得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

  2010年,他终于把自己玩成网络新闻人了。一纸任命,他成了星辰在线的总编辑、总经理,全面主持星辰在线的工作。2016年,又把自己逼成了“董书法”(董事长、党委书记、法人代表)。

  一个湘东攸县人,一个湘西慈利人。就在这样一个时刻相遇了。血液里面共同流淌的湘军精神,就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空间相遇了。

  “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儿吧。”这是他上任前对我的承诺。当然这承诺一开始并没有完全兑现。磕磕碰碰,我们一起走了很多弯路。

  2015年,长沙市委下大力气进行媒体改革。将星辰在线从报社独立开来,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了现代企业要素,并将其定义为市委直管的新媒体集团,成立15年的星辰在线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6年7月,在离开星辰在线住了10多年的办公室前,何旭和我重新捡起了这个话题:“我们一起做点好玩的事情吧。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把人当人搞,写点有温度的东西。”这是何旭念念不忘的事儿。

(2018年,王重浪在“百人同心耀星城”走进宁乡活动现场。)

  中国文人的终极追求

  这世界最难揣测的,就是人心;最难的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互联网的初衷。世界终归是人组成的,互联网终归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我又回归了初心,互联网终归还是关于人的网络,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无论科技如何变革,无论人性怎样变化,这世界总归是由人组成的,人类表达的情感的方式,最高形态始终还是文字。

  我跟何旭商量了很久,谋划了各种方案,设想了各种变局,探讨了各种可能,最后我们将这个栏目的名字定名为《自在星辰》。

  人生最难得的是自在,最梦寐以求的也是自在。大概有文字出现以来,各类人都在追求。

  我们心目中的自在,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摆脱了金钱、名利、官职等各种低级诱惑之后,才能出现的精神状态。

  这是中国文人的终极追求,也是希望能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我们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抵达一种舒适自在、健康发展的状态,人生的终极幸福就是自在,人生的最高理想也是自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自在的梦想。嗯,我想,自在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情绪,各种梦想,各种期待,各种努力,各种奋斗,各种朝思暮想,各种夙愿难尝,各种心之所向,念念难忘,想来想去,不就是希望自在吗?能够摆脱对金钱的束缚,获得财务自由,不再被金钱所奴役,不再为五斗米折腰;能够摆脱职位的诱惑,不需要在人前马后违心地去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能够摆脱名誉的诱惑,不再为了虚无缥缈的利益而伤脑筋……很多人在默默地行动,几十年如一日。板凳一坐十年冷,他们毫不在意。有些人明知道自己不会成功,但就是不会放弃;有些人明知道自己会失败,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000个哈姆雷特,有1000种活法,1000个中国人就有1000个中国梦,60亿人类,就有60亿梦想。无关于肤色、语种、民族。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幸福和自在。

  这样的人,这样的梦,这样的理想,不都是历朝历代之人梦寐以求的自在吗?

  很多人想把这种自在表达出来,把人内心深处的理想表达出来。

  我想帮助这些人,更清晰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要帮助这些人坚定自己的信念,夯实自己的道路,肯定自己的行为,清晰自己的路径,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更为圆满,不再受形势左右,不再被名利左右,不再为短暂的诱惑所左右。能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我,长期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一败涂地,这就是我的自在。

  我们旗帜鲜明地将报道的对象锁定为人,而且是单纯的自在的人。

  我想让一群人影响另一群人,我想要自在的人,散发出更多自在的光芒,让这一群人的理想,让这一群的人的自在再去激发更多人的自在,让这一束光照亮人生,照亮更多的人生,让我们明白人生除了金钱除了职务除了名利,还有我们自己。

  互联网的湘军风骨

  我们极其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事,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四处挑选合适的写手。

  我们决心用最现实主义的写法,最平铺直叙的语言,最简洁清晰的叙述,不加任何修饰的图片,平平淡淡的描叙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个追求自在的人。我们相信,湘军精神在互联网上,也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那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做实事。

  我们相信自在精神是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词藻,纷繁复杂的叙述方式,眼花缭乱的写作技巧来衬托的,自在就是自在,它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柴米油盐,它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琢磨雕塑,它需要的是简单直截了当,平铺直叙。我们只需要认真地观察,忠实地记录,如实地表达。我们相信主人公的事迹和态度,能够感染到我们的自己,感染到我们的读者,感染到更多的大众。

  因此在选择写作对象的时候,我们审慎而严谨。

  首先,我们对各个行业里面的领先人物,进行拉网式的排查,然后挑出符合条件的人物进行深入了解。在对采写对象进行各个维度的打分之后,再提交编委会集体讨论。所有人一致通过之后,才进行接触采访。

  在精选了报道对象之后,记者要对报道的主人公进行充分地了解。我们规定,记者必须和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只有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亲人”,被主人公感动之后,我们的记者才进行写作。

  自在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绝不以成功论英雄。一个人有理想、有信念、能坚持,无论他成功与否,就值得人学习,就能感动人,就是自在人,这是我们最初的评判标准。我们想用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写法,忠实地描述一个人,我们想用主人公的精神,主人公的品味,主人公的感召力,主人公的情怀,去打动读者。我们极其严格地挑选我们的报道对象,每一个被我们报道的人都是我们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主人公。

  这些主人公也许平淡无趣,也许还默默无闻,也许还倒霉透顶,也许他屡战屡败一事无成;也许他还在街头流浪,吃了上顿不饱下顿;也许被人认为是疯子、神经病、怪人;也许不是一个好母亲好父亲好儿子好员工、也许在某一方面一塌糊涂……但是只要他,在坚持,在努力,在奋斗,在朝着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始终如一,他就是我们所要报道的对象。

  在今天的中国,在当今的世界,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信息时代,在讯息万变的光怪陆离中,这种坚持,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品格。现代中国需要的就是这种品格,实现中国梦也需要这种品格。

  我们相信他的坚持是有价值的,我们相信他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我们相信他的付出是有希望的。

  我们认定的自在,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非常宝贵的一种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最为优秀的精华。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人类文明之所以有今天的进步,人类科技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昌盛,都是因为有了这种坚持,都是因为有了这种奋斗。人类社会无数的优秀者,用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事迹,用自己的青春证明了这一点。

(2018年冬天,王重浪采访187期自在主人公蒋汉明。)

  全球唯此一份

  这样的写作非常的漫长。最短的一篇我们也要写上好几个星期,最长的一篇写了三个月,最多的一篇改写了十多次。

  写完之后我们还要想想如何去表达,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人,去感受这些人,去思索这些人,去感动自己。

  为了不造成事实出入和内容的差异,我们的记者对每一个报道对象所从事的职业都要进行充分地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记者们为了熟悉相关行业的知识,往往要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每一次都像再去入读一所大学。我们要求自己不能够仅仅只了解这个行业里的皮毛或者常识,还要求自己能够深入到主人公所在行业面里边,了解最前沿最深刻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我们才能言之有物,这样我们才能够写到点子上,这样我们才能打动一个行业,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写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够写出主人公认可的东西。

  我们坚决杜绝浮躁浅薄,蜻蜓点水,人云亦云;我们坚决不做千人一面,脸谱化众生;我们力求自己的报道一定要能深入灵魂,一定要能够打动人心,一定要能够感动自己,否则绝不出炉。不能感动自己的东西,坚决不给人看;不能感动主人公的东西,坚决不面世,不能得到主人公认可的文章,坚决不发表。

  文章写完之后,我们还要进行仔细认真的审核、校对。编辑审完之后交给部门主任审,部门主任审完之后交给主管审,主管审完之后交给副总编辑审,最后还要到总编辑进行终审。四审五校之后,作品还要跟报道对象见面,得到报道对象的认可。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通过,都必须重新回炉,再次修改或者重写,甚至被否。创记录一篇文章,前后修改次数达到13次,总数超过了10万多字,最后出稿的文章不到5000字。记者为此呕心沥血,茶饭不思。

  我们坚信,自己的报道是独家的,全球唯此一份,也是有价值的。当然,每一篇报道出炉之后,我们还会遗憾,还好多东西没写,或者还可以写得更好。

  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要求,我们的产量非常之低,每星期仅仅只能发表2篇,假设碰上节假日有可能十天也发不了一篇,如果碰上了稿件修改不达标不合格,但是备稿又不足的情况下,只能 “开天窗”。好在网络不像报纸,缺了就得空着,只是我们经常被读者批评为“太监”。

  每一次写作都是经历一场炼狱,经历一场恋爱,经历一次人生;每一次写作都是死去活来,像是大病一场;每一次写作都是呕心沥血,掏空了自己所有的才华,用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力气。作家吴刘维先生说:“每一次写作,我都是边哭边写,边写边哭,日思夜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每次写完都像大病一场。当然每一篇作品出炉,都感觉到自己又得到重生。”

  这仅仅只是开始

  截止到2018年12月,我们的报道对象已经突破了180多位,涉及到各行各业。他们的事迹无数次感动我们。他们的精神,天天在鼓舞我们,也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读者。

  采访结束了,稿子写完了,文章发表了,朋友圈在疯传……然而事情并不是到此就结束了。

  这,仅仅只是开始。做朋友,不是只做一星期的朋友,也不仅仅是文章发布后瞬间的朋友,我们期望的是做一辈子的朋友。无论这个主人公是成功、失败、悲伤亦或是失落,我们希望始终站在他的背后,在他成功时喝彩,在他失意时暖心,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在他身后。

  我相信,在他们身上,反映的是当代中国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实践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在精神的忠实传承者。

  为了自在人物,为了朋友,我们想做的还远不止如此。

  我们开始筹建自在人物数据库。我们计划长期关注和研究这些人物。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我们开辟专栏,记载他们奋斗的事迹,抓取他们感人的瞬间,见证他们的荣辱悲欢,传递他们的思想理念。为他们助威呐喊,为他们的成功及时喝彩。

  我们建立社群,大家互通有无,对接各种资源。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彼此激励,相互温暖。

  我们建立基地,集中展示大家的风采,推动自在精神不断升华。

  我们集积成册,不定期出版电子书或者纸质书,通过各种多媒介传播方式,将自在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筹建外语网,计划用多语种方式,加强自在精神的对外传播,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地人民能够感受到人类共通的价值观。

  我们兴建传媒学院,和专家、教授、青年学子一起深入研究,不断进化。

  我们想做的还很多……

  本文结束的时候,又传来好消息:星辰在线正式签约马栏山文化创意园,成为这个园区第一批签约企业。2019年春节后,星辰在线即将搬家到马栏山,据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作者简介】王重浪,星辰在线副总编辑,《自在星辰》(zz.changsha.cn)栏目负责人。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员。

  王重浪 2018年12月于长沙

版权声明   

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版权声明:
1、所有来源标注为“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相关内容用于非盈利、非广告等非商业目的时,应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权利。引用、转载时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等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改正;
3、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商业使用,除来源为本站的内容需获本站授权外,其他资源请自行联系版权所有人;
4、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下载及使用过程中自行确认,本站亦不承担上述资源对您或您的网站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5、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在非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星辰在线对其自行开发、采编的所有新闻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6、您在使用或传播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或由此造成任何损失,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利用本网站的内容以及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与本站无关;
7、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8、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本声明的修改及更新权均星辰在线所有;
9、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分享,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一份有价值的正能量能够在互联网中自由传播,能够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星辰在线联系电话:0731-82205981;
传真:0731-89800957;
总编室24小时值班热线:189074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