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期|打磨时光,再现古帆船|王芳德

来源:星辰在线 | 作者:李林 | 时间:2017-12-19

(王芳德制作的船模,可以平稳地航行于江面。)

星辰在线12月19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林)王芳德生于船,业于船,退休后,继续潜心打磨船模,试图再现记忆里湘江古帆船的峥嵘岁月。

古帆船于他,是剪不断的羁绊,也是负重前行的执念。

精心打磨,一艘船模有100多个部件

(退休后的王芳德,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工作间里,沉浸于船模的制作。)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爱咏古帆船,它既是乡愁,也是远方。

67岁的王芳德,和古帆船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熟悉各式古帆船的模样,“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一样”。

在开福区金霞苑小区,10平米左右的工作间里,头发灰白的王芳德低头打磨着一根梓木,鼻梁上挂着一幅略微发黄的老花镜,梓木在他手中,被打磨得光滑而精致,他说,这是起锚的部件,已经做了两天,差不多完工。

他的身旁,是一艘1.4米长的古帆船模型,船体曲直有度,桅杆高耸,船舵尾行,船身还搭着精编的凉棚。王芳德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这是一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耒阳的小驳船,70年代后,便很少见着,如今更是绝迹。

“它与其他地区小驳船最大的区别,在于两侧的甲板是活动的,俗称‘烂槽’,可能是因为耒阳盛产煤炭……”王芳德说,这艘古帆船的所有部件都是按实船的构造制作而成,比例约为1:15。

这是王芳德制作的第16艘古帆船模型,事实上,他制作的所有船模都严格依照实船,其选材讲究,比如桅杆得用杉木,因为轻而直,船身得用樟木,因为厚实。

为了便于上漆,船部件大多是灵活可拆卸的,因而一些小部件极其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可能比做实船还麻烦,船模更为精细。”为此,王芳德甚至买来了几个长短不一的镊子,平常都是小心翼翼地夹动着那些小部件,以摆放得当。

王芳德说,一艘船模的部件有100多个,每一个细细打磨,一艘船模制作下来,往往需要花上4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看起来和实船不像,还要返工。”眼前这艘耒阳小驳船模型,已经花去了他3个多月的时间,前几日,由于船头的弧度不行,他又重新替换了木材,再度打磨,直至呈现出他想要的模样。

生于船,驾驶或见识过各色船只

(30岁时,王芳德已经是船长,负责湘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货运,见识过各种船只。)

16艘船模,每一艘都是王芳德的匠心之作,已经完工的15艘船模,暂时被安放在某旅游度假区,供游客观览。

在王芳德的工作间里,这些船模的照片被摆放在一旁的书桌上,有浏阳秋船、宁乡乌江子船、衡阳小驳船、益阳七板子船……阳光穿过门窗,投射在照片上,泛着金色的光芒,有种记忆穿梭的幻觉,仿佛照片里的船就呈现在眼前,扬帆于湘江之上。

王芳德生于船,父母以跑船为生。儿时的他,蹦跳于帆船之间,“一艘船就是一个家,跳上一艘船就是去别人家串门”。

所谓“春水碧连天,画船听雨眠”、“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诗词里的美好意境大抵是文人墨客的走马观花,船上日子实在不好过。

“夏天热得要死,也没地方挪,船就那么大,冬天北风呼啸,有时早晨起来被子上都是雪。”王芳德回忆。

12岁时,王芳德开始帮着父母拉纤、撑篙或摇橹,以人力推动帆船在无风时的航行,并跟随父亲学习驾驶与维修自家的小驳船,15岁时,他进入当时的长沙市木帆船合作社学习驾驶机动船,此后,他一步步成长为船长,在湘江流域运送货物,见识并驾驶过各色船只。

“湘江上千条支流,每条支流的船都不一样。”王芳德说,以前的古帆船都是手工打造,每条船都不一样,都承载着当地的风俗文化,上世纪七八十年,长沙港异常繁荣,各地的船只汇聚在这里,桅杆如林,船只将鱼米之乡的粮食、棉花等运送出去,再将盐等物资运回,来往不息。

但很快,古帆船便被机动船所取代,陆运的发展也导致湘江流域的水运呈现衰败之势,王芳德顺水而行,进入更广阔的长江流域谋生。

面对湘江上消失的古帆船,退休后的王芳德常常一阵唏嘘。

对于大半生漂泊于水上的他来说,所谓故乡,大概就是那艘熟悉的船,船消失了,乡愁却萦绕在心头。

从无到有,凭借脑海里的记忆

(王芳德制作的第一艘船模,是以他出生并成长的衡阳小驳船为原型。)

(为了做好这艘毛泽东畅游湘江时乘坐的“航海号”内燃机拖轮模型,王芳德(左)多次拜访当时的护航安保人员程志忠。)

王芳德试图寻回乡愁。

他找到一些原先造帆船的木工,但造实船是一件分工明确的活,造船头的不一定会造船尾,因此一个木工想要制作出一艘完整的帆船模型,几乎不可能。而更多当年的木工,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去,逐渐离开了人间。

停滞了好些年,王芳德有些着急,2009年,他决定自己开工制作。

他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衡阳小驳船做起,那是他出生并成长的地方,“就像造一座自家的房子”。

尽管儿时的耳濡目染,加上日后的跑船经历,让王芳德熟悉造船的基本技艺,但真正动手制作船模,还是不容易。

王芳德买来工具、材料,凭借脑海里的记忆,和一些仅存的影像资料,独自在租来的工作间里琢磨。有时候船体构造不平衡,有时候某个部件不吻合,初次制作的他不断修改、打磨,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将1.8米长的船模制作而成。

他未曾停下,紧接着,又制作了第二艘、第三艘……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在1957年和1959年畅游湘江时乘坐的“航海号”内燃机拖轮。

为真实还原这艘拖轮,王芳德翻阅了众多史料,多次拜访当年毛泽东畅游湘江时的护航安保人员程志忠,历时近8个月,才将模型做出——王芳德坦言,除了第一艘船模,这是他最艰难的一次创作。

深绿色的船体,流线型的船舷,驾驶舱、客舱、轮胎、救生圈、播音喇叭、红旗……这艘长2.18米、宽0.6米的“航海号”船模,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都极为真实而精美。

再现历史,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

(船模做好后,王芳德都会将其带到江边试水。)

近些年,王芳德带着他的船模在各地参展时,引起不少人对儿时的回忆,人们啧啧称赞,甚至有人出价20多万元求购,王芳德毅然拒绝。

他有自己的打算:建一座湖湘船文化博物馆,再现湘江古帆船的峥嵘岁月。

为此,他每年都会联系政府、企业等,希望能够合作建立该博物馆,但目前尚无眉目。

“这些古帆船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不能让它们就这样消失了。”王芳德试图以船模封存关于古帆船的记忆,让历史定格,给后人以回想。

他盘算了一下,记忆里湘江流域的古帆船,大概有30余种,如今几乎全部覆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不知道还能不能把余下的古帆船模型做完,毕竟年纪大了,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王芳德感叹。

因此,他马不停蹄,每日“泡”在工作室里,晨昏不觉,有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明明眼睛发酸,脖子、腿部胀痛,脑子里却是古帆船的模样不断回放,失眠自然是常有的事。

“他身体并不好,前几年还做过肿瘤手术,做船模时烟又停不下来,实在让人担心。”女儿王小橦说。

橦,即桅杆,王芳德把对古帆船的乡愁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这些年,每做完一艘船模,王芳德都会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新船模在附近的捞刀河畔试水,微风鼓起白帆,船儿稳稳地航向前方,王芳德握着与船模连接的丝线,不远不近地跟着。

船儿荡起涟漪,一圈圈晕开来,曾几何时,这涟漪更为浩大,也曾拍打着湘江水域的两岸……

(王芳德(右)向星辰全媒体记者介绍正在制作的船模。)

      自在星辰原创报道 第一百零七期

  总策划:何旭

  执行策划:郑文新、王重浪、林之乐

  监制:何乐

  文/李林 图/受访者提供 /陈宇 校/罗罗君

版权声明   

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版权声明:
1、所有来源标注为“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相关内容用于非盈利、非广告等非商业目的时,应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权利。引用、转载时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等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改正;
3、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商业使用,除来源为本站的内容需获本站授权外,其他资源请自行联系版权所有人;
4、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下载及使用过程中自行确认,本站亦不承担上述资源对您或您的网站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5、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在非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星辰在线对其自行开发、采编的所有新闻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6、您在使用或传播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或由此造成任何损失,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利用本网站的内容以及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与本站无关;
7、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8、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本声明的修改及更新权均星辰在线所有;
9、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分享,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一份有价值的正能量能够在互联网中自由传播,能够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星辰在线联系电话:0731-82205981;
传真:0731-89800957;
总编室24小时值班热线:189074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