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期 | 潘凌云:这一辈子,就做旗袍了

来源:星辰在线 | 作者:边润鹏 | 时间:2017-05-18

  星辰在线5月1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边润鹏)旗袍,充满灵性的创造,最能体现东方女子之韵味。她的美,是一种凝结了无数旗袍匠人精致心思的传统之美。而旗袍定制,是对女人的另一种溺爱,经由匠人之手,成了最能表达女人心思的衣物。

     在长沙,就有这么一位旗袍匠人,潘凌云,一直沿袭传统工艺,坚持手工缝制旗袍,装饰别人的梦,但不求自己的生活具备与旗袍相称的美感,只愿这一辈子,就做旗袍。

(潘凌云,图片皆由星辰全媒体记者拍摄)  

  遇上旗袍,爱上旗袍

  夏季,即将迎来女子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的裙子,不同的女人之美,如乱花渐欲迷人眼,点点芳香醉倒人。

  对于美,潘凌云最欣赏穿旗袍的女人,那种美,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让潘凌云忍不住自我陶醉。

(旗袍美人图,潘凌云的老顾客)

  旗袍之美,是美在传统,美在手工。潘凌云说,旗袍定制,从领到胸,从腰到臀,从肩到臂,需要量十几个部位的尺寸,且每个部位尺寸精准不差分厘,这样做出的旗袍恰如女子的第二张“皮肤”,不紧不松不垮,将女子最原始的体形美勾勒得更加玲珑。

  “我个人感觉,任何华丽的衣服与旗袍相比,都逊色。”

  对旗袍美的沉迷,让潘凌云从最初对裁缝的抵触一步步转变,把旗袍当成自己最喜欢、最值得坚持的一件事。

  旗袍沉寂了二十多年,在大多数人眼里,旗袍过时了。尤其是上世纪国内一些运动的余波,湖南地区的旗袍痕迹几乎看不见。潘凌云说,当时虽也有一些胆大的人偏爱如一,但很小众,而做旗袍的裁缝更要偷偷摸摸。

  潘凌云十岁左右开始随外婆学做衣服,外婆是当地村中有名的裁缝师,家庭教育下,她妈妈和小姨也是裁缝师,也自然就教会了她。

(潘凌云正在做盘扣)

  虽从小就接触裁缝,但她心中更多的是抵触,只是在外婆和妈妈的严苛教育下不得不学会了一针一线,放学后,周末时,潘凌云要一起帮忙。“我外婆是一个强势严苛的人,裁缝,你必须要学,不学不行。”潘凌云自我解嘲,自己在“棍棒”下教育成长,竟然之后立志一辈子就做旗袍。

  她也嘲笑自己“奇怪”,当年在重庆旗袍手艺人下学艺时,虽说学徒被师傅训斥是正常的,但她自己却觉得挺享受。她付之一笑,“当你真正喜欢一件事时,你会觉得能学就挺幸福的,但这种感觉真的挺奇怪。”

  潘凌云对旗袍最初的记忆是“要偷偷摸摸做”。小时候,每年年关将近,家家要定制新衣服,潘凌云说,这时就会有零星几人要求做旗袍,但是,“白天不能做,晚上才敢做。”她时常看到外婆深夜时还在加工,那时,她就觉得旗袍确实好看。

  这种新鲜又刺激的朦胧美交织在潘凌云心头,直到二十一岁左右,一位亲戚问她是否愿意去重庆学做旗袍。她决定要学,这一学,就让她彻底沉醉其中。

  坚持手工,坚持传统旗袍

  重庆,有过一段陪都历史,旗袍文化也就由来已久,也是因重庆的旗袍文化和旗袍独具东方神韵之美,潘凌云慢慢地为她的美而鞠躬、抬头。

  旗袍,看似是简单一条中式绸缎连体包裙,但每一寸每一厘都有大名堂,从缝纫、绣工、盘扣、量体、打样,各有讲究,且每一分类颇多。就旗袍上搭配的盘扣,就有“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凤凰扣”、“寿字扣”、“兰花扣”、“盘香扣”等几十种。

  学徒想要出师,一路学下来,一般需要三年。尽管之前有制衣经验,但潘凌云依然十分扎实地学了三年,学真正地做旗袍。

  最初做旗袍,不像现在有拉链,有缝纫机,甚至机器生产,而是从款式到花纹,从盘扣、缝线、滚边,全靠手工做。一件普通的旗袍最快也要将近一个星期。这时间与匠心的凝结,也造就了旗袍的独一无二。

  (为顾客定制的传统旗袍)

  而真正让潘凌云一直坚守手工的原因,一是她自己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旗袍,缝住了民国女子的绝代芳华。而另一个,就是顾客的旗袍品味也是传统样式,并觉得机器生产的旗袍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所以有时还会反复叮嘱她,“潘姐,我的旗袍你可一定要手工啊。”

  也因此,这么多年,她的习惯一直未曾改变,尤其是如今长沙旗袍店竞争激烈,她依然不改。

  当长沙旗袍人群逐渐壮大后,她反而把原先生意红火的南门口店搬到万家丽广场一处偏僻的位置。潘凌云穿着朴素,大多是深色系上衣,较为宽松,她说这样做旗袍时很方便。而同时,因身心聚集于旗袍,对外界信息总是慢了不少。

(潘凌云和她的长沙旗袍店)

  当年在重庆,潘凌云出师后也独自开了一家旗袍作坊,曾有一位国内众人皆知的女音乐家途经此地,在她家定制一件旗袍,潘凌云浑然不觉,似乎不认识,像正常客户一般量尺寸、选布料、做式样,直至做好,女音乐家试穿时被店内其他顾客认出,潘凌云才恍然,“居然是她呀”。

  “其实我们离其他的圈子还是比较远。”潘凌云莞尔,简洁而传统,是她认为的真正的旗袍,正如旗袍手艺人,也是简单而平淡,毕生心力沿袭传统工艺。

  这一点是其他传统民间手艺人的共性,但她更胜,因为手工做旗袍,耗时较长,潘凌云干脆直接睡在作坊内的小房间里,平时少回家,一心扑在旗袍上。

  这一辈子,就做旗袍了

  潘凌云的手工旗袍有一批忠实的粉丝,而这粉丝中,有一部分常年定居海外,或是外国人的妻子。而她们每年回国省亲时会特意从潘凌云这定制几套传统旗袍,这连带着她们的外国丈夫也迷恋旗袍,甚至进一步喜欢中国传统服装文化并要求定制唐装。说起这一点,潘凌云有一点小自豪。

(潘凌云的老顾客与旗袍)

  潘凌云在重庆待了十年,2008年回长沙做旗袍,马上也快到第十个年头,算是见证了长沙旗袍文化的逐步兴起。

  刚回长沙时,潘凌云在南门口附近开店,生意十分惨淡。“一年也就二十几件,还比不上我在重庆的一个月。”她回忆说,当时整个长沙的旗袍店就两家。

  惨淡经营中,潘凌云也并不觉得什么,她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旗袍匠人,其生活也许并不具备与旗袍相称的美感,但她却已寻回传统中自给自足的平心静气。

(潘凌云最喜欢的一件旗袍)

  所以,经过一番思考后,潘凌云决定要再坚持两年,其中的原因纯粹是对旗袍技艺的自信,“那二十多位顾客就成了我的忠实老顾客。”潘凌云开心一笑。

  很快,中国风旗袍在国内国外掀起浪潮,生意好转,潘凌云却换了地方。而这地方委实不太好找,估计除了老客户或推荐客户,一般人根本找不到这个旗袍店,但这是她想要的。

  为生活而耕作,更为美感而鞠躬,她乐于过这种简单而又自然的生活,她坦言并不压抑物质需要,但也不过多贪婪钱财,因为坚持手工,可能就注定了物质生活上的平庸。

(潘凌云正熨衣服)

  少了一部分生意,但她却可花大心思在旗袍上,她不允许自己的旗袍出现瑕疵,过去是外婆的教育影响,一丝不苟,现在是自我的要求,追求精致。有时,她在外头看到一些不得体的旗袍,心中会暗自说,“这旗袍做失败了。”

  因为旗袍最讲究“可身”,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窄。潘凌云说,这是一门太过细致的手艺活,但这也是她所喜欢的。

  “这一辈子就做旗袍了,其它的,我随它去。”潘凌云笑逐颜开,这笑,爽朗、自在,又得意。

 

  自在星辰原创报道 第五十二期

  总策划:何旭

  执行策划:郑文新、王重浪、林之乐

  监制:何乐

  文/边润鹏 图/边润鹏 编/陈宇 校/罗罗君

版权声明   

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版权声明:
1、所有来源标注为“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相关内容用于非盈利、非广告等非商业目的时,应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权利。引用、转载时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星辰在线”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等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五个工作日内改正;
3、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商业使用,除来源为本站的内容需获本站授权外,其他资源请自行联系版权所有人;
4、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下载及使用过程中自行确认,本站亦不承担上述资源对您或您的网站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5、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在非星辰在线(https://www.changsha.cn /)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星辰在线对其自行开发、采编的所有新闻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6、您在使用或传播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或由此造成任何损失,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利用本网站的内容以及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与本站无关;
7、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8、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本声明的修改及更新权均星辰在线所有;
9、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与分享,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一份有价值的正能量能够在互联网中自由传播,能够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星辰在线联系电话:0731-82205981;
传真:0731-89800957;
总编室24小时值班热线:18907496114。